1975年
  元月,成立“烟台市助血站”,站址位于芝罘区崇实街15号,人员4名。

1976年
  7月28日唐山市大地震后,烟台各医院接收治了部分伤员,烟台市助血站仅负责帮助各医院寻找献血员。

1977年
  7月28日,血站开始采血、少量储血、为市区部分医院供血。

1978年
  4月4日,开始对地区医院(现为毓璜顶医院)供血。

1981年
  6月6日起,血站开始执行山东省有关献血规定:每次献血前对献血者必须做全面体检、化验,合格者方可献血。
  12月5日,烟台市人民政府出台文件烟政发(1981)272号“关于成立烟台市公民义务献血委员会的通知”:委员会成员——主任:王传福(市长);副主任:林基堂(卫生局)、蔡德林(市计委)、李延懋(市财办);委员:张庆林(团市委)、李逸序(市总工会)、杨淑奎(市妇联)、牛世桐(市公安局)、杨殿升(市劳动局)、金盛高(市经委)、袁勤道(商业局);公民义务献血办公室主任:邢万茂(站长),办公室设于血站,与站长办公室合署办公。 

1982年
  3月,血站划分“一室三组”:站长办公室(与红十字会和公民义务献血合署办公)、体检组、采血组、总务组。
  11月起,为促进公民义务献血工作开展,我站开始采取“对未献血单位职工用血收取押金”的办法。

1985年
  7月2日,烟台市助血站首次开始使用一次性塑料袋采血,取代了过去开放式玻璃瓶加乳胶管采血法;临床输血也逐步放弃了开放式吊瓶输血法。

1987年
  12月烟台市政府颁布实施了《烟台市公民义务献血暂行规定》。

1989年
  3月25日,血站荣获“市直卫生系统卫生流动红旗”。

1990年
  1月21日,血站再次荣获“市直卫生系统卫生流动红旗”。

1991年
  10月1日,血站购进一台美国产电子计算机酶标仪。血液检测首次使用酶标法取代了反向血凝法。

1992年
  5月18—20日,首次举办了“烟台市成分输血学习班”,邀请省血液中心专家到会讲学,介绍了国内外成分输血新技术新知识,全市各级医院检验科主任及相关科室业务骨干50余人参加了学习。
  8月30日至9月1日上午持续大雨,血站24间办公用房中有14间漏雨,室内外电线浸水,部分冰箱仪器被迫停用。
  9月3日凌晨,特大海潮袭击烟台,血站遭遇海水浸泡,直接经济损失约30万元。
  9月3日,市卫生局有关领导到血站视察海潮灾情,血站提出原地重建和异地迁建两套基建方案。

1993年
  6月,设立质量控制科和血液成分室。
  8月20日,向市卫生局、市政府呈递了《关于请求市政府承担血站基建拆迁资金的报告》。
  9月2日,市计划委员会同意迁建市中心血站,建筑内容为办公楼及辅助用房3000平方,总投资300万元,其中1993年投资100万元。所需资金自筹解决,列入烟台市1993年全民基建投资计划。

1994年
  我市荣获“全省无偿献血先进城市”、血站荣获全省无偿献血先进单位奖;

1995年
  5月5日,“烟台市首届无偿献血表彰大会”在毓璜顶宾馆召开,市政府决定,以市政府义务献血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名义,对我市31个无偿献血先进单位、60名无偿献血先进工作者和74 名无偿献血先进个人给予表彰。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及市纪委领导及市卫生局等250多人参加了会议,各新闻媒体现场采访报道了相关情况。

1996年
  “10·1”假期,烟台市中心血站搬迁至莱山区海韵路10号(原烟台市地震科技服务中心)至今。
  4月17日,烟台市政府第60号政府令颁布实施《烟台市血液管理办法》。

1997年
  12月17日,我站第一辆流动采血车(普通公交车型改装)首次开上街头,接受市民无偿献血。
  12月,在“全国无偿献血表彰大会上”,我市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银质奖励状”,位列银奖城市榜首。

1998年
  上半年完成了对牟平区医院和解放军107医院的医疗采供血“三统一”管理,至此我市五区“三统一”管理初步落实。
  10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正式实施。我市开始全面推行无偿献血。

1999年
  1月15日,烟台市政府张心骥副市长率150多名市委市政府机关干部在市府礼堂前流动采血车上无偿献血,为全市人民做出表率。
  4月29日,烟台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皆荣率部分人大代表到血站视察《献血法》贯彻落实情况,并对今后工作提出了建议和要求。
  7月21日,我市首次组织农民集体献血,莱山区117名合格者献血23400毫升。
  1999底烟台市中心血站在海韵路10号院内北侧建成一座3000多平方米4层业务楼,初步改善了血站工作条件,为保证血液质量改善了硬件设施,也为无偿献血者提供了较好的献血环境。
  12月24日,在第六届全国无偿献血表彰大会上,我市公交总公司因多年赞助无偿献血公益宣传荣获“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单位称号;我市公民于军、李孔吾分别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杯奖。

2000年
  3月9日,在市政府召开的“全市精神文明总结表彰大会”上,我市无偿献血状元于军荣登“十佳市民”榜首。
2001年
  1月起,我市两辆流动采血车开始定时间、定地点在街头接受市民自发无偿献血。
  3月23日,首次组织驻烟海军航空工程学院无偿献血,104名官兵学员参加了无偿献血。
  5月8日,在全省无偿献血表彰暨血液管理电视电话会上,我市再获“全省无偿献血先进城市奖”;39位各界公民分别荣获“无偿献血促进奖”、金杯奖和金、银、铜质奖。
  6月19日起我站与《烟台晚报》联合在《健康之友》专版开辟“血源公告”,及时报道我市医疗用血需求信息,引导广大热心市民踊跃参与无偿献血。
  9月中旬,我站首次开通无偿献血宣传网站,网址:ytblood@ytblood.com.cn.
  12月,在“全国无偿献血表彰大会”上,我市荣获“1999-2000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为无偿献血公益事业做出突出贡献而荣获“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我市42位公民分获无偿献血奉献奖金、银、铜奖。

2002年
  血站采供血系统初步实现计算机局域网络化管理。

2003年
  6月,我站启动“抗击非典,援京供血应急预案”,通过与各家新闻媒体提前沟通,大力宣传,首次倡导市民一次献血400毫升,得到广大市民热情响应,6月28、29两日两辆流动采血车分别位于文化广场和三站市场接受市民无偿献血,500多位市民现场献血。
  7月2日,凝聚我市公民爱心的13.2万毫升援京血液,经我站精心检测筛选、恒温安全包装,空运抵京。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北京市献血办分别致函我站,对烟台市民深情道谢!
  7月17日,我站新购两辆豪华金龙流动采血车取代了原有两辆旧采血车,为无偿献血者提供了更加舒适便捷的献血环境。

2004年
  4月1日,烟台市中心血站依据GB/T19001-2000标准启动质量管理体系。
  6月28日烟台市政府97号令,颁布《烟台市无偿献血管理办法》,自2004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
  8月20日,烟台市中心血站通过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现场审核”。
  8月30日,烟台市中心血站成为山东省第二家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采供血机构,(证书编号01004Q10315R0S)。

2005年
  3月25日,滨州医学院烟台校区美籍外教克里斯托夫到血站献机采血小板,为我市外籍公民无偿机采血小板第一人。
  6月29日,我市第一间“爱心献血屋”在芝罘区南大街购物城东侧开张。
  7月,我市流动采血车停靠点继原有的文化广场、三站市场之后,新增牟平区商业大厦和福山区区府礼堂两处。
  7月1日起,烟台市中心血站同时承担起招远、栖霞、海阳、龙口四个县市的医疗采供血任务。
  8月22日,65岁的滨州医学院美籍教师威廉姆斯·万斯利到我站流动采血车上,经强烈要求献血400毫升。是我市献血者中最年长者。
  8月28日,烟台市中心血站通过“年度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监督审核”。
  2005年至2006年10月,烟台市按上级部署,先后撤并了栖霞、海阳、蓬莱、龙口、招远、莱州、莱阳七个县市区的中心血库,统一由烟台市中心血站全面担负起全市医疗用血的采集、检测、供应等工作。
  冬天,烟台市遭遇持续暴雪,我站及时启动献血应急预案,广大市民踊跃参与无偿献血,确保了医疗供血充足安全。
  12月15日烟台市副市长田明宝同志在市卫生局领导陪同下,顶风冒雪到血站视察冬季采供血情况。

2006年
  1月9日,市中心血站首家县市区“爱心献血屋”,在蓬莱市区正式开张迎接无偿献血者。
  2月13日起,血站派出一辆大型采血车每星期一至五轮流到龙口、栖霞、莱州、招远、海阳五县市区街头定点停靠,接受市民无偿献血。
  3月1日起,按照卫生部新颁布的《血站管理办法》我市献血前要求核对献血者有效证件。
  4月14日,血站首次举办“社会开放日”,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参观血液采集、检测、成分血制备等“血液安全”全过程。
  5月5日,我站接到紧急采集造血干细胞血样通知,正值“五·一”假期,我站紧急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调集三辆采血车、两辆机动车和30多名干部职工,经过3天连续奋战,共采集4927人份血样,占全省采集量的1/5,圆满完成上级交付的任务。
  5月18日,烟台市中心血站依据GB/T19001-2000、GB/T24001-2004和GB/T28001-2001标准正式实施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管理体系(A版);依据《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ISO/IEC 17025:2005)启动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A版)。
  6月14日,烟台市政府联合市红十字会、市卫生局召开了《献血法》实施后我市首次“全市无偿献血先进事迹报告暨表彰大会”。
  6月15日,由我站工作人员最先发现,并通过公安部门查实的山东省首例献血诈骗案告破。
  9月12日烟台市中心血站成为全国首批通过国家(GB/T19001-2000、GB/T24001-2004和GB/T28001-2001标准)“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体系一体化管理认证”的单位。
  9月按照卫生部要求,对血液标识的条形码,可追溯到献血者;确保50年内不得重复。
  9月30日起,按照卫生部通知要求,我市停止有偿机采血小板并大力宣传推介无偿捐献机采血小板。

2007年
  1月17日,烟台市中心血站开通无偿献血免费查询电话:8009186797。
  6月14日,共青团烟台市委、市志愿者协会、市卫生局、市红十字会等单位,在烟台大学举行了“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大队成立授旗仪式”,驻烟高校500多名学子成为首批志愿者。
  8月17日,54岁的全国无偿献血状元李尚杰,借在烟台会议间隙到我站捐献了机采血小板(累计无偿献血14万多毫升,曾在十多家血站献过血)。
  8月22日,烟台市中心血站新业务大楼举行奠基仪式,烟台市政府田明宝副市长、相关部门负责人及血站干部职工参加了仪式。

2008年
  3月14日,烟台市中心血站为抢救一名哈萨克斯坦籍A型Rh(D-)车祸重伤患者,“全城大搜血”,紧急采集了2000毫升同型血液,成功抢救了这名外商的生命。
  4月12日,为保障北京奥运会青岛奥帆赛期间医疗用血,烟台市中心血站动员社会各界组建“无偿献血应急献血队”,启动仪式在烟台大学举行。
  4月15日,烟台市副市长杨丽在市卫生局领导陪同下到血站视察无偿献血工作。
  “5.12”汶川大地震,烟台市民纷纷踊跃献血,血站工作人员每天接待、引导众多热心市民理性献血。
  12月10日在“2006-2007年度全国无偿献血表彰电视电话会议”上,烟台市再度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奖”,并有203位市民荣获无偿献血个人奉献奖项(其中“无偿献血促进奖个人”4名;金奖70名;银奖40名;铜奖89名)。
  12月4日,烟台市中心血站成为我国第9家通过国家实验室认可的采供血机构(证书编号No.CNAS L3787)。
2009年
  10月,烟台市中心血站在海韵路10号院内南侧建成并启用一座6层“回”形结构9800多平方米的新业务大楼,进一步满足了全市医疗用血集中采集、检测、成分血制备、储存等和保障医疗用血每年12%递增量以及开展输血科研等需求。
  10月,血站职工邹惠荣为北京一患白血病大学生捐献了造血干细胞。成为我省输血行业捐献造血干细胞第一人。
  12月4日,烟台市第一个由无偿献血者发起,为献血者服务的无偿献血服务志愿者组织“红色爱心之家”正式成立。

2010年
  2月26日,韩国庆尚南道红十字会代表团一行5人,在山东省红十字会秘书长玄兴华和烟台市红十会常务副会长李培良陪同下,参观了烟台市中心血站。
  8月18日至19日,烟台市中心血站通过了“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管理体系认证监督审核”。
  11月,为进一步降低输血传播病毒感染的风险,我站正式启动对献血者血液的核酸检测工作。

2010年
  烟台市医疗用血首次突破20吨。

2011年
  1月11日,血站献血服务科科长孙瑞玲率一家三口踊跃无偿献血,当选烟台市“2009-2010年度十佳好人”。
  2月22日在“2008—2009年度全国无偿献血表彰电视电话会上,我市再度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奖”,并有614名市民荣获无偿献血个人奉献奖,获奖人数创历年最高。

2012年

       2012年定为烟台市中心血站“科研创新年”。
       5月起,烟台市中心血站开始实施无假日工作制度,所有业务科室周六周日安排人员正常上班。
       10月起,烟台市中心血站开展血费异地返还报销工作,指定专人负责、专人审核,启用专用传真、专门窗口,印发了《血费返还知识》宣传册。

2013年

       检验科成功创建“省级青年文明号”;供血科保持“巾帼文明岗”荣誉。
       5月,烟台市中心血站被评为“省级无烟医疗卫生单位”。

2014年

       烟台市中心血站喜获“2014年度省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7月21日,省人大来烟台市中心血站对贯彻执行献血“一法一办法”情况进行执法检查。

2015年

       6月5日,烟台市中心血站举办职工无偿献血应急队成立仪式,百余名职工加入应急队。

       11月19日,烟台市召开全市无偿献血表彰大会。市政府副市长、市无偿献血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宋卫宁出席会议并做重要讲话,市卫生计生委主任、市无偿献血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李翠玲作工作报告。

2016年

       9月21日-23日,由山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省总工会主办;省医务工会、省血液中心承办;烟台市中心血站协办的山东省采供血岗位技能竞赛在烟台市中心血站举行。烟台市中心血站喜获团体一等奖,4名参赛选手包揽个人一等奖、二等奖。
       7月25日,烟台市中心血站召开党总支换届选举大会,顺利选举出新一届党总支委员会并召开第一次会议。

2017年

       5月20日,烟台市中心血站献血服务科荣获市级“工人先锋号”称号。
       11月9日,山东省输血协会主办的全省血站系统第二届乒乓球比赛圆满落幕,烟台市中心血站喜获团体比赛第三名。
       11月21日,由山东省输血协会血液质量管理工作委员会主办,烟台市中心血站协办的山东省血液质量管理委员会工作交流会在烟台召开。

2018年

       4月23日,驻烟高校无偿献血工作座谈会在烟台市中心血站召开。此次会议经烟台市无偿献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决定,由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工作委员会、共青团烟台市委、市红十字会联合举办,烟台市中心血站承办。
       6月29日,烟台市中心血站党总支组织全体在职党员,来到位于栖霞市英灵山的胶东革命烈士陵园开展“迎七一• 强党性”红色教育主题活动。
       9月3日至9月5日,由北京市市输血协会、内蒙古自治区输血协会主办,烟台市中心血站协办的全国血站血液检测实验室能力建设高级培训班(国家继续医学教育项目[2018-11-00-61(国)])在烟台举办。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的161名代表参加培训。
       12月10日,烟台市再次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市”,这是烟台市第10次获此殊荣。烟台红色爱心之家志愿服务队莱阳分队队长李升亭获得“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特别奖”,该奖项全国仅39人获得,山东省仅2人获得。

2019年

       3月,烟台市中心血站成分制备科荣获“烟台市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岗”荣誉称号。
       7月31日,省卫健委医政医管处处长刘桂刚来烟台市中心血站调研。

2020年

       12月初,山东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济南隆重举行。烟台市中心血站职工娄凯被授予“山东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12月18日上午,烟台市人民政府举行全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烟台市中心血站获得“全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2021年

       1月,烟台市中心血站被中国输血协会血液安全监测专业委员会授予“全国血液安全监测哨点单位”。
       1月8日下午15时,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 2018-2019 年度全国无偿献血表彰电视电话会议。烟台市再次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市”,这是烟台市第十一次获此殊荣。烟台市中心血站获得无偿献血促进奖,山东仅有12家单位获得此殊荣。
       5月17日,烟台市中心血站与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科研战略合作签约暨联合研发实验基地揭牌仪式在烟台市中心血站举行。
       11月3日,烟台市中心血站龙口采血班组喜获“2019-2020年度全国血站系统表现突出采血班组”荣誉称号。

2022年

       《烟台市无偿献血管理办法》经烟台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自2022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
       5月10日至12日,烟台市中心血站党总支下属三个党支部完成换届选举,为切实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