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城市民中秋献血爱更浓


发布时间:

2019-09-16

        中秋佳节是合家欢乐的日子,当我们在与家人团聚或外出游玩时,有一群无偿献血者正以献血的方式向患者送上一份中秋礼物,祝福他们早日与家人团圆。昨日,记者在烟台市中心血站采访时了解到,中秋节当天,有17位献血者来此捐献血小板,昨日来捐献的有20多位,他们有来自烟台六区的,也有来自莱阳、海阳等地的。与此同时,我市街头采血车和固定献血服务点也迎来了众多献血的市民。
        两位女士分别从莱阳和海阳赶来献血
        昨天,在市中心血站机采大厅里,献血者以男士居多,两位中年女士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王雪娟,46岁,来自莱阳市沐浴店镇,是榆科顶中学的一名语文老师,也是一名班主任。她从1998年就开始献血,20多年里献了多少次血她自己都记不清了。一开始是献全血,每次献血要间隔半年。当她得知捐献血小板只需要间隔14天时,就决定捐献血小板,但每次必须到市中心血站才能完成。
        昨天早上,她6点10分就坐上了莱阳开往烟台的长途客车,在烟台汽车南站下车,坐9路车倒59路车,历经3个小时,9点多才到达了市中心血站。当记者问,为什么家人没有陪同一起来时,王雪娟说,她的丈夫已经过世,孩子在外地上大学。
       记者计算了一下,王老师差不多要12点才能采完血,下午回家的路程依然需要3个小时,也就是说,她每次捐献血小板,都需要用一天的时间,这一天本该是一位教师休息的日子。记者查询了一下,自有记录以来,王老师捐献血小板32次,捐献全血9次。学生们可曾知道,他们的老师是一位献血勇士?
        还有一位大姐叫杨丽晖,来自海阳市郭城镇政府,她也是独自一人坐长途车来烟台捐献血小板。她献血已有20多个年头了。
        两名大学生放弃回家团聚来献血
        昨天的献血队伍中,有两名大学生。他们放弃回老家与家人团圆的机会,来到中心血站捐献血小板,他们说:“这样过中秋节,很有意义!”
        杜高鹏,滨州医学院烟台校区大三学生,老家临沂。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杜高鹏是学临床专业的,他深知血液对挽救患者的重要性,因此也加入到献血的行列。至今,他已献全血3次,献血小板两次。
        闫名立是一名女生,今年毕业于烟台大学文经学院,在校时就是志愿者协会的负责人。昨天是她第一次到市中心血站献血小板,没想到血液指标不合格,未能如愿献血。她说:“以后我要多锻炼身体,希望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献血者。”
        每次看到献血被采用他们都很自豪
        来自莱山区的献血者刘坤就职于东洁环保,每年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在外地出差,只要在烟台,过了献血期,他都会来献血小板,有时在外地出差,他也会去献血。他告诉记者,他是O型血,是各类血型中的“万能输血者”。因为献血,他认识了很多献血者,是一笔很大的收获。他告诉记者:“每当收到血站发来告知我献的血被某某医院采用的短信,我都感到很自豪,献血不是什么大事,做好事应该从小事做起。希望更多的人加入到献血的队伍,一个献血的举动,可能就会挽救一个白血病儿童、放化疗患者、大出血的产妇……”
        无偿献血者丁超是从福山开车过来献血小板的,昨天是他第52次捐献,共捐献了104个治疗量。记者了解到,丁超是雪花啤酒厂的一名操作工,经常上夜班,工作很辛苦,但他说:“献血时,我感到很快乐!”
        于孝东,45岁,是一名公益组织的负责人,昨天是他第150次献血,其中7次献全血,143次献血小板,在献血的路上,他注定越走越远。
        在机采大厅,除了献血者,记者还看到了采血工作人员忙碌的身影,当记者想采访他们时,他们摆摆手说:“这是我们的职责,献血者才是值得赞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