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心血站为安全生产罩上“智慧保险阀”
发布时间:
2021-04-16
在市中心血站,记者留意到工作人员将自己科室的医疗废物按要求装袋、封口后放置在智能称重称上,输入工号,选择医疗废物类别,这时智能称就会自动打印出二维码标签,同时医疗废物的相关信息会实时通过物联网上传到云管理服务器上。而当医疗废物的收集人员来收集医疗废物、运送入库和出库交接时,使用手持信息采集设备扫描包装袋标签,相关处理信息也会同步上传至服务器。而这仅仅是市中心血站创新性开发应用安全卫生信息化管理平台,实施安全与卫生工作信息化管理,力求最大限度地杜绝安全生产和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的一个缩影。
由于医疗卫生机构工作性质的特殊性,不仅有常规行业普遍存在的消防、电器设施设备等安全隐患,还涉及到生物安全、医疗废物废水、院内感染、公共卫生疫情、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质等对安全生产和环境造成威胁的危险因素,加之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密集、病患行动不便等特点,一旦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极易造成无法挽回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介于以上原因,一直以来,市中心血站都高度重视安全与卫生管理工作。早在2006年就建立了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管理体系,将安全卫生管理纳入采供血业务工作的日常运行管理之中。近年来,市中心血站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引入风险管理和信息安全管理国际标准,建立起基于风险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成为国内较早实施风险评价与控制标准化管理的采供血机构。但是,经过十几年的运行实践发现,对比现行的信息化管理,传统的安全卫生体系管理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诸多瓶颈制约了安全卫生管理水平的提升。而此时,网络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在采供血业务中的成功应用,使烟台市中心血站看到了利用信息化安全、高效、科学的应对安全与卫生管理工作的可能性。
经多方调研和交流讨论,市中心血站选择了专业的软件研发公司,依据国家、行业对血站安全与卫生的管理规定,结合血站实际和采供血业务操作流程,成功设计开发了安全与卫生信息化管理软件。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实时追溯云平台,能够实施跟踪多种安全与卫生关键控制点的操作过程,为实现全程在线监管提供基础信息支持和保障。在设计软件对安全与卫生工作的信息化监管范围时,根据管理对象或操作过程的复杂性和出错几率,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确定了实施信息化监管的优先次序。据了解,目前平台由七个功能板块组成,可实现线上“医疗废物管理、阳性标本追踪、安全巡检管理、污水管理、消毒管理、报表管理及后台管理”,既能对线下终端设备进行信息交互与管理,又可独立运行,功能完善、操作简易,云数据独立、安全,从而大大提高了安全与卫生管理的实际效果。软件采用账号密码登录方式,管理后台根据员工职务、岗位及工作内容,分级设定相应的访问权限,确保了系统使用主体的规范管理,所有的安全与卫生管理过程能够溯源到点,责任到人。目前,血站的安全与卫生信息化管理工作仍处于不断完善过程中,对软件设置了开放性接口,不断拓展完善软件功能,扩大信息化平台的覆盖面。据了解,目前烟台市中心血站已经成为了省内首家实现安全与卫生信息化管理的采供血机构。
通过利用安全卫生信息化管理平台,市中心血站安全卫生管理水平显著提升,实现了安全卫生的精准管理:实现了对安全与卫生关键操作和管理过程追溯管理,能够对时间、地点、工作人员、对应设备、操作记录等进行全要素追溯;实现了安全与卫生工作智能自动化作业,减少人工操作,提高了效率质量,提升了员工安全系数;实现了实时生成电子记录并长期保存,为规范实施安全与卫生管理工作提供依据;实现了数据云管理,统计分析查询多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