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小心肝”,接种疫苗很重要——及时接种疫苗,保障生命健康


发布时间:

2022-04-25

  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肝脏炎症,肝炎病毒主要有5种:甲型肝炎病毒(HA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丁型肝炎病毒(HDV)、戊型肝炎病毒(HEV),5种肝炎病毒均可引起急性感染,乙、丙、丁型肝炎病毒还可引起慢性肝炎,有的病人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

  1、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有哪些?

  1)甲肝和戊肝主要经消化道传播,水源或食物污染可引起聚集性疫情。

  甲肝和戊肝的预防措施:做好饮水、食品和环境卫生,加强服务行业、托幼机构及学校的卫生管理等。

  2)乙肝和丙肝主要经血液、母婴和性传播。例如,输入被病毒污染的血液及血液制品,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注射器和针头(如注射毒品等)、侵入性医疗或美容器具(如文身、穿耳孔等),共用剃须刀和牙刷;与感染者进行无保护性行为;携带病毒的孕产妇可将病毒传染给新生儿。丁肝是一种缺陷型病毒性肝炎,无法实现自身复制,因此丁肝病毒侵袭到人体,必须依赖于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存活,对于丁肝病毒的预防即预防乙肝病毒。

  乙肝、丙肝和丁肝的预防措施:管理血液及血液制品,严格落实侵入性医疗用品的消毒,不共用剃须刀、牙刷等。

  2、您知道吗?除了这些预防肝炎病毒感染的方法,甲型、乙型和戊型肝炎都有针对的疫苗,可以通过接种疫苗进行预防。

  1)甲肝疫苗

  甲肝疫苗主要有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两大类。甲肝减毒活疫苗的接种对象为18月龄以上的甲肝易感者。甲肝灭活疫苗接种对象为1岁以上甲肝易感者。

  免疫程序

  甲肝减毒活疫苗:18月龄接种1针。甲肝灭活疫苗:接种2针,间隔6个月。

  2)乙肝疫苗

  乙肝疫苗主要接种对象为乙型肝炎易感者。免疫程序按照0,1,6月接种3剂次。我国实施推行新生儿预防接种策略,即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阴性母亲所生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一剂次乙肝疫苗,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出生后12小时内同时注射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能有效保护新生儿免于感染乙肝。

  3)戊肝疫苗

  戊肝疫苗适用于16岁及以上易感人群。推荐用于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高风险人群,如畜牧养殖者、餐饮业人员、学生或部队官兵、育龄期妇女、疫区旅行者等。戊肝疫苗需要按照0、1、6月接种三剂次。